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技术标准的沿革,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。
首阶段的约30年时间里共完成了三次技术规范制修订:1955年发布实施的《城市交通管理规划》里明确了交通标志分为三类28种;1972发布实施的《城市和公路管理规则》里明确了交通标志分为三类34种;1995年发布实施了JT/T279《公路交通标民板技术条件》。1982年发布实施的行业标准JTJ072-82《公路标志及路面标线》里将交通标志提升到三类105种,一直沿用至1985年。在这一时期,交通标志的制造工艺主要是油漆涂刷于木块或铁皮以及搪瓷技术。
现在一些缺乏研究、技术不成熟或不负责任的厂家,发光标志都是仅仅把LED安装在铝板和反光膜上,就出现了视认困难的效果。
道路使用者会感觉这个东西并不好,交通管理的主管部门也就会认为这种东西不能使用,否决掉这个技术,非常可惜。真正的主动发光,是光源转换实现了信息显示。发光标志北不是说发出光来,照亮旁边的物体、或者借助它的光看到物体,而是要提取交通标志信息的显示性。在加工过程中,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工加工,以防反光膜的损坏浪费和板面粗糙引起的品质低劣。
现在我们的面板显示技术已经有非常多的技术创新和优势,显示均匀、色泽柔和、远距离可视、防水性能更好,这方面赛康交安已经在全世界实现了技术的带领。而且主动发光技术能够完全保留交通标志的逆反射基础性能,采用了一些新材料结构。